中国外宣网

【李锦评说】中美关税战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中美关税战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李锦

 

 

  中美关税战开始进入第二阶段,90天内让各国排队,建立“贸易同盟”或“经济联盟”,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可以这样认为,中美关税战第二阶段已经开始。美国试图让其他国家加入其关税同盟,形成统一战线对抗中国,而中国也可能在90天内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形成自己的贸易伙伴网络。

 

 

  显然,全球贸易格局正加速向阵营化、区域化方向演变。美国试图通过构建“关税同盟”联合盟友孤立中国,而中国则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与经济外交打破围堵。这一阶段的博弈不仅涉及关税壁垒的调整,更关乎全球化的重构,短期内阵营化将加剧摩擦。

  世界经济将从“全球化”进入“区块化”的阵痛时期。

 

 

  第一阶段结束了

 

  特朗普第二阶段关税战图谋已经出现,要以对投降国关税豁免为诱饵,建立针对中国的高关税同盟。美国由初期单边加征关税,然后可能扩展到拉拢盟友形成共同关税壁垒,也就是第二阶段。

  近日一件事有决定意义,就是我们宣布对美国关税继续升级,从84%提高至125%!并且还强调了两件事:

  第一是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跟美国的生意彻底断了。

  第二是美方要是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就意味着,第一阶段结束了。

  从美国方面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件事情是4月9日,在中国报复加征50%关税后,特朗普除了将中国关税由104%加征到125%外。 一件事情是将未报复美国的国家关税暂缓90天,期间只征收10%

  这就意味着,从美国方面第二阶段也开始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如对中国商品145%)本质是单边霸权工具,旨在通过经济胁迫重塑全球产业链。

 

 

  90天,是中美关税战在全球活跃期

 

  美国贝森特在华盛顿演讲时表示,他设想与美国的盟国达成贸易协议,然后为针对中国的集体行动奠定基础,以解决他所描述的中国不平衡的贸易结构问题。

  接下来,在这90天内,特朗普会要求世界各国提高对华关税,以换取美国对其关税减免,如果任由特朗普政府放肆下去,全球多数国家都会提高对中国的进口关税,形成只针对中国的高关税同盟——这是特朗普贸易战的第二阶段,挑起的“万国关税战”,就此转化,由美国单挑全球转为组织全球围殴中国。当然,这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目前的趋势是,美国将“恩威并施”,单独对中国加关税,其他国家有的滑跪屈服,也有的奋起反制,最后全球形成以中美为首的两大阵营,以及穿梭其间的投机转口贸易集团。

  美国只是暂停对等关税,而列国也多了跟美国谈判的时间,对中国来说,也多了90天的时间和列国互动,布局,寻求共同阵线。

  这阶段,犹如战国期间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激烈斗争的90天。

 

 

  世界各国将在中美之间的选择

 

  情况在发生变化。例如原本被美国加征46%关税的越南,第一时间已对美关税降低到0,结果是越南吃了一鼻子灰回来。美国对越南的要求是,不能允许中国产品利用越南领土“洗产地”以规避美国的关税。越南表示,准备加强打击。不仅如此,越南还希望美国能将关税降至22%至28%。这简直了,越南不但被美国砍走一大笔关税,还要遏制中国产品。真的遏制中国产品,越南还有对美国的出口?这时候,中国需要帮列国卸去部分压力,力挺像越南这样的国家。

  前往华盛顿的印日韩越,以及准备去谈的七十多个国家,谈判时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付中国?这个问题回答不满意,谈判不可能有结果。第二个问题,美国要围绕自己建立一套产业链与供应链,从那些对美国顺从的国家当中挑选合适的国家来作为自己未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伙伴。这仍然与中国有密切关系。

 

 

  欧洲,将在摇摆中“有限跟随”。欧洲企业担忧被排除在中国市场外,德国汽车、化工等行业反对对华“脱钩”,但法国、立陶宛等国推动对华技术制裁。法国总统马克龙昨天(4月11日)通过社交媒体X(推特)犀利发声,直指特朗普政府暂缓对欧加征关税的举措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暂停”。他列举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美。他号召,欧洲必须继续谈判以取消不公平关税,并动员一切可用手段来保护自己,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对此法国“已经做好准备”国仍对从欧盟进口的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对所有其他产品征收10%关税,这“对欧盟来说意味着520亿欧元”的代价。马克龙的这个表态,相当犀利。有“举旗”呐喊味道,让欧洲团结起来抗击特朗普的关税战。而马克龙清醒认识到:欧洲若屈服于短期压力,将永远丧失贸易规则制定权。但是,美国对整个欧洲退一步的可能是存在的。我们对此可以观看。因为相关国家投入美国怀抱的后果是财产要分一半给美国,所以代价很大。即便欧盟最终迫于压力倒向美国,其付出的经济代价也将动摇其稳定性。合起伙来全力对付中国,很难,而且很难持久。

  东南亚,经济依赖与安全观望。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6.4万亿元,产业链深度嵌套(如电子、纺织)。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经济框架”(IPEF)拉拢东盟,但成员国普遍拒绝在中美间选边。越南、马来西亚可能承接部分中国产业链转移,但本地市场容量有限,仍需依赖中国原材料与技术。

 

  第二阶段本质是全球化的重构

 

  我们甚至会觉得美国对其他大部分国家加的关税都是谈判的筹码,达到目的可能取消,但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都是真的,因为他的目的是想打击中国,是想破坏围绕中国存在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可以发现在经济战争中,美国的战略会以“小圈子”重构规则。核心目标是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联合盟友建立“去中国化”的产业链标准。 推动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对华统一加征高关税,或设置“碳关税”“数字税”等新型壁垒,削弱中国出口竞争力。联合荷兰、日本、韩国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形成技术标准同盟(如6G联盟、芯片四方联盟)。

 

 

  中国的应对策略是,扩大“开放朋友圈”,以“一带一路”深化与新兴市场合作,同时巩固与东盟、中东欧的经贸纽带,对冲美国孤立。 通过 区域自贸协定扩容,加速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推动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规则对接分化美国阵营。 与资源国沙特、俄罗斯等签订长期能源协议,与制造业国家(如越南、印尼)共建产业链,减少对欧美市场依赖。

  中美关税战第二阶段本质是全球化重构,短期内阵营化将加剧摩擦。中国需要对那些反对美国关税霸权的国家展开支持与合作。我们需要向一些国家转移一些产业,让他们也能有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扩大我们工业产品输出的市场规模。在对待亲华还是亲美国家的态度方面,我们需要有所区别,资源有所区别。需要智慧,更需要国际间的交往。这90天,外交部将很忙很忙。

  建议外交部的同志带上苏洵的《六国论》,讲一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周边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日前,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将于明天(14日)至18日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访问,显然是与中美关税战第二阶段的第一仗,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创建时间:2025-04-13 15:30
首页    外宣之声    网评之声    【李锦评说】中美关税战开始进入第二阶段